記錄:游金嬌 社友
A,政媒觀察
一,行政體系:
我很喜歡總統的七門課 (Eyewitness to Power) 這本書,它是由美國著名的政論家David R. Gergen所著。David R. Gergen長期在白宮任職幕僚,其間了歷經了共和、民主等不同政黨的四位總統。與全世界最有權力的人共事,David R. Gergen對於這些總統們的行事風格有深刻的體會,而他也進而思索什麼樣的總統是好總統,或說優秀的領導人要具備什麼條件…。另一方面,他也歸納了七項領導者的重要特質:
1.人品貴重:這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也是這七門課中最重要的。
2.目標明確:一個國家總體的目標在哪裡?同樣延伸至公司也是一樣,例如,今年公司的目標是什麼,明年公司的目標在哪裡….等。
3.說服力強:總統的權力,不是去命令,而是去說服。
4.體制內運作的能力:在體制的制度不變下,如何培養自己在體制內的運作是很重要的。
5.就任百日定江山:一個國家領導人應在蜜月期(民意度)最高的時候,挑戰幾個較困難的改革。
6.堅強的顧問群:一個國家領導人應有一群可以即時反應民間問題的顧問群。
7.傳承願景:一個好的領導人應有一個願景,是大家可以在他卸任後還繼續想要完成的工作,留給大家一個美好的印象。
綜上所述,目前我們國家的行政體系面臨以下問題:
1.目標不明確。
2.未形成團隊。
3.議題的跟隨者,疲於危機處理。
3.政策的行銷及說服力不夠強。
4.體制內運作的能力不足。
5.就任百日未定江山。
6.未有堅強顧問群。
二,媒體 :
全世界的媒體都亂,但台灣的媒體有更大的、更結構性的問題。
1,新聞守門員:告訴我們「what to think about」的機制出了問題。
2,黨同伐異沒有改變。
3,羶色腥是基本配備。
4,網路加馬路。許多直接從網路上抓到的、Youtube上擷取到的畫面來報導,而這些報導佔據了太多的新聞版面。
5,有人爆料,就是新聞。
6,將個案普遍化。
7,媒體的亂象,美國學者的批評:
a,個人化(personalized)
b,戲劇化(dramatized)
c,片斷化(fragmented)
d,正常化(normalized)
e,選舉報導膚淺化
f,選舉報導跑馬賽化
g,記者和採訪對象成為利益共生體
媒體應該是個公共討論的平台,許多的問題都有的複雜情況,不會是一句話或一個直覺就能夠決定對、錯。媒體應能提供多元、深度的討論空間。公民社會裡,必需有這樣的平台,才能讓大眾了解、判斷許多事。
三,民代 :
1.黨派意識強。
2.個人利益考量。
3.政策專業能力有待強化。
4.立院運作體系問題:委員會不專業,無權威,政黨協商可以凌駕委員會決定。
四, 檢調、審計、監察 :
1,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下,被關注之後的議題,就必須要經過這些檢驗。
2,剪報請說明。
3,為了自保,必須有調查。
4,政策看法與檢舉人不同,到監院舉發,還可以自己挑輪值。
5,監委對政策看法不同,申請自行調查。
6,調查結果與檢舉人意見不同,再換一個監委。
7,審計體系:
8,檢調:定罪率。圖利他人。
五, 民意 :
1,有吵有糖吃。
2,反對聲音永遠大聲。
3,沒搞狀況就按讚。
4,完全從自己角度出發。
5,張忠謀感慨。一個社會裡有個人、有群體,二者要平衡,但台灣目前處於失衡狀態,個人利益極大化。
6,康乃迪克桑迪胡克小學槍擊血案,受害者艾蜜莉父親派克的表現。
7,自己絕對的安全,就是別人絕對的威脅。
8,沒有give and take,公共政策無法推動。
六, 公務體系獎懲機制 :
1,職等,年資,公務員保障的框架下。
2,事情逐漸集中在有能力的人身上。
3,有功無賞,打破要賠。
4,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5,紐澤西中級公務員:飛航管制員在911表現。
七, 小結 :
1,媒體和政治應該是社會向前進步的力量。
2,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之爭。
3,上述的連環結,大家應該設法努力一起打開。
4,從自己做起,做好本分,貢獻社會。
5,關心公共議題,慎思媒體報導,理性表達意見,慎選支持對象。
例如,台北市一年的預算大約是1,800億,其中主要用於中、小學的教育經費約1/3。2001年老松國小學生人數為10,000人,但現在只有600多人。教育經費經過了30年不變,台北市每年還是花了1/3的預算在中、小學的教育經費上,無法改變。然而,台北市滿65歲的老人人口每二年會增加1%,需要推動老人照顧…。教育的經費在不影響學生的受教權下,是否該適度調整?這些議題實際上與我們有關。
B,台灣觀光產業前景
1,2008年,觀光產業大環境逐漸好轉
2,2009年全球經濟衰退、H1N1疫情,台灣觀光產業仍逆勢成長14%;
3,2010年台灣觀光業表現亮眼,達567萬人。2011年609萬人,2012年731萬人,2016年目標千萬人。
4,政府促進觀光產業發展,採取鬆綁與獎勵措施。如:2011年開放陸客自由行。
5,台灣人民的友善、好客,是推動觀光產業最珍貴的資源。
一,2004~2013來台旅客人次表
年次 | 人數 | 成長率 |
2004 | 2,950,342 | 31.24% |
2005 | 3,378,118 | 14.50% |
2006 | 3,519,827 | 4.19% |
2007 | 3,716,063 | 5.58% |
2008 | 3,845,187 | 3.47% |
2009 | 4,395,004 | 14.30% |
2010 | 5,567,277 | 26.67% |
2011 | 6,087,484 | 9.34% |
2012 | 7,311,470 | 20.11% |
2013 1-10月 | 6,480,522 | 9.15% |
二,2008-2012各地來台旅客人數 (成長率為比較前一年)
年度別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
項目 | 人數 | 人數 | 2009成長率 | 人數 | 2010成長率 | 人數 | 2011成長率 | 人數 | 2012成長率 |
中國大陸 | 329,204 | 972,123 | 195.30% | 1,630,735 | 67.75% | 1,784,185 | 9.41% | 2,586,428 | 44.96% |
日本 | 1,086,691 | 1,000,661 | -7.92% | 1,080,153 | 7.94% | 1,294,758 | 19.87% | 1,432,315 | 10.62% |
東南亞 | 725,751 | 689,027 | -5.06% | 911,174 | 32.24% | 1,071,975 | 17.65% | 1,132,592 | 5.65% |
港澳 | 618,667 | 718,806 | 16.19% | 794,362 | 10.51% | 817,944 | 2.97% | 1,016,356 | 24.26% |
美國 | 387,197 | 369,258 | -4.63% | 395,729 | 7.17% | 412,617 | 4.27% | 411,416 | -0.29% |
韓國 | 252,266 | 167,641 | -33.55% | 216,901 | 29.38% | 242,902 | 11.99% | 259,089 | 6.66% |
歐洲 | 200,914 | 197,070 | -1.91% | 203,301 | 3.16% | 212,148 | 4.35% | 218,045 | 2.78% |
觀光業最容易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過去四年,大環境變好,故每年來台旅客都有二位數的成長,但2013年看起來成長有限,這是一個警訊。在將近700萬的觀光客裡面,大陸觀光客排名第一,佔了1/3。第二名是日本,東南亞及港、澳分別是第三、四名。港、澳地區總人口不過800萬,但來台的人數有100萬,這是非常高的比例。但自2013年以來,大陸與日本的光觀人數同時衰退(大陸成長13%,日本衰退4%),這二個地方各有隱憂與不確定的因素,日本的問題來自日元貶值,而大陸的問題來自政治,今年10月實施的旅遊法後,當月來台的觀光客就減少了30%,對我們的影響會非常的大,不太能夠依賴。長期看來,東南亞五國未來的20年,是全世界經濟成長最有潛力的地區,這才是我們值得去努力的地方。
三,機會與挑戰 :
1,觀光客的成長:國際、大陸、台灣成長
2,台灣的人文與優質環境
3,大環境的變動:例:釣魚台、日圓貶值、兩岸關係、旅遊法、疫情等
4,飯店業的競爭:四年內將新增462家,32444間房。
5,亞洲以外的觀光和商務動能不足
6,劣質旅遊行程傷害台灣商譽
7,行政障礙:簽證、存款證明,自由行量少。
四,創新的重要
1,不創新,就等著被淘汰
2,創新不只在科技業
3,創造自己的附加價值
4,營造創新的環境
5,內化創新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