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城春秋:

建城130年起算以今年(2014)農曆歲次甲午年,一甲子60年計兩個甲子120年,往前推再加十年的130年前1884年(清光緒十年)為台北城建城落成年代。1875年(光緒元年)清國批准了福建巡撫沈葆楨的「臺北建一府三縣」奏摺,宣告臺北府既將成立。1874年在與臺北相隔數百公里以外的臺灣南部屏東琅橋灣(車城灣,今之射寮村)登陸後所發生的牡丹社事件

1

事件為日本政府藉琉球漁民被當地原住民所殺,由九州薩摩藩出身陸軍中將西鄉重道率領日本軍3500名登陸征戰,日本稱台灣出兵是促使加強防衛台北建城的近因,外患瀕臨因此北臺灣加強防務之需求,知府林達泉於1878年(光緒4年)在臺北盆地一帶實地探勘,初步決定於艋舺與大稻埕之間的未開墾荒地構築臺北城,計劃將重要之府城官署、祭祀宗廟等官方建築配置設立於其中。1879年(光緒5年)臺北正式開府。首任知府陳星聚與其後任的直屬長官福建巡撫岑毓英開始積極籌款興建臺北府城,此時城牆尚未動工,因規劃中之建城用地原為臺北盆地沈積淤泥開墾成之水田,土質過於鬆軟,為防止未來城牆磚石沉陷,陳星聚便下令在城址上種植竹林以讓底土逐漸紮實。1882年(光緒8年)臺北城終於委由台灣兵備道劉璈正式開工興建。因為昇格府城而正式完工的這座城池,也是清國在台灣歷史上最後一座依照傳統風水堪輿理論而建造的傳統式城池。台北城是台灣國內唯一的長方形城池,城牆周圍一千五百零六丈(4518公尺範圍指今中華路,愛國西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四周)中山南路(東城牆)、愛國西路(南城牆)、中華路(西城牆)、忠孝西路(北城牆)所圍繞成的長方形,即為臺北城的舊址。東西城牆各長四百一十二丈(1236公尺),南城牆長三百四十二丈(1026公尺),北城牆長三百四十丈(1020公尺),城牆高1丈8尺(5.4公尺),厚1丈2尺(3.6公尺)。台北城的城牆是用內湖山上石頭堆砌起來的,中間堆放進砂土,底部用睡木重疊打造地基,非常堅固,城牆上面寬敞可以通行兵馬。於臺北城完工之際,同時城內陸續動工起造的文廟(今北一女中)、武廟(今司法院)、城隍廟(延平南路已經不在)、天后宮(國立台灣博物館)也陸續落成官方典儀祭祀廟宇。除此,城內也相繼同時在公會堂(今中山堂)位置建造了官署臺灣巡撫衙門(臺灣最高行政首長辦公室)、臺灣布政使司衙門(財政民政首長辦公室)、臺北府衙門(知府辦公室)、淡水縣衙門(知縣辦公室)等各級官署,這座四角長方形城廓構築,建造面積廣達1.4平方公里,因為是臺北府所在又稱為臺北府城,高大城牆內稱[城內],同艋舺與大稻埕稱為三市街。

台北城高聳城牆四周建造共五城門供城內住民對外通路,分別為忠孝西路北門城門「承恩門」通往大稻埕方面,愛國西路南門「麗正門」為新店方面,愛國西路小南門「重熙門」是板橋方面,中山南路東門「景福門」往松山方面,中華路西門「寶成門」艋舺方面。北門「承恩門」大稻埕方面。城門洞出入口為城內外出交通路徑通往外部聚落,面對通往其地的路徑方向所設管制保護關卡。

北門為主城門,外圍加建有甕城二重防護,名為「承恩門」乃取其遙望京城皇帝方向,承受皇恩之意。該城門外之道路通往士林、北投、淡水方向,建築樣式為台灣城郭建築中少見的碉堡型,且具備雉堞與槍孔。城門前本有引自河溝口(今西寧南路)的護城河,於建城過程之中,建材經由淡水河再接護城河以水運之方式到達施工處所。承恩門在日治時期都市計畫中拆除了甕城外郭、接官亭等建築物,目前是臺北城門之中現存最完整者國定古蹟。為此臺北市政府還在西元1995年 (民國84年)起特地拆除了通往延平南路方向,可能對北門造成破壞的高架橋匝道。另外北門側並立有「接官亭舊址」石碑以為憑弔。

西門亦稱寶成門,城外道路通往艋舺,為台北城五個城門裡面最華麗的城門。之所以取此名稱,應是該城門所在附近的艋舺三邑籍移民後代,想用雕樑畫棟的城樓代表「寶物成就」的好彩頭,希望藉此維持艋舺商業流通的興旺景象。然而在日本明治33年(1900年)起,日本殖民政府開始在臺北實施市街改正,在計畫拆除臺北城牆的過程中,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及日本有識之士極力勸阻交涉之際,西門已經來不及被拆除。最後臺灣總督府決定保留其他四座城門的計劃,也因此,西門成為了臺北城唯一被拆除消失的城門。昭和10年(1935年),台灣總督府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將四座城門指定為史蹟加以保存。

大南門(麗正門)通往景美、深坑、石碇方向通路,是臺北城最大的城門。與大南門同樣位於同牆城池南側的小南門(重熙門),是通往枋橋(板橋)的歇山迴廊檐式城門。而五個城門當中居東邊,可通往錫口(松山)、基隆方向的東門(景福門)則和北門相似,亦為重視防衛功能的碉堡式城門,外城建有甕城。這四座城門之上原本皆為南方燕尾樣式建築的紅瓦城樓,然而卻在1966年(民國55年)被當時的臺北市政府以「整頓市容以符合觀光需要」為由,無視日治時代依《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古蹟保存四座城門,將清朝時代完整留下古蹟拆掉,意識形態下改建成代表中國正統風貌的北方式綠琉璃瓦頂亭閣式建築。

城運風雲:

2

日軍進臺北城繪圖;遠方可見北門背景,隊伍馬上第2人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中將率領日軍近衛師團進城情形。臺北城牆建城完成不過在十年後1894年(光緒20年)發生的清日甲午戰爭,結果清國敗戰。大清帝國大日本帝國於1895年4月17日(清朝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山口縣赤間關市馬關港(今日本山口縣下關市下關港一帶)簽署的條約,原名《馬關新約》,又稱《中日講和條約》,日本方面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將台灣澎湖永久割讓給日本,台灣當下有臺民反對抗日及成立[台灣民主國]抗拒日本接收,在這場歷史上稱為乙未戰爭風雲之中,臺北城沒有發揮當時建城原本的防禦功能,便被日軍無血開城兵不血刃地入城。當然日軍之所以能如此順利進入臺北城,由鹿港來臺北經商的辜顯榮是其中關鍵人物。當時在臺北任職的原清朝官員受命一一先後回國離去,為了抵抗日軍的臺灣民主國又不成氣候,城內陷入混亂加上駐守清兵搶奪違法亂紀,為避免臺北城內陷入持續騷亂局面,大稻埕李春生等當地富商決定請赴日軍要求鎮撫維持治安,於是辜顯榮決定受託請纓前往基隆在水返腳(汐止)碰到日軍先遣部隊,說明原委並指引日軍前往臺北。日本《台灣總督府大誌》也有以下記載:「臺北有如活地獄般混亂,士紳們決定派遣商人辜顯榮迎接日軍進城。七日,日軍兵不血刃地無血開城進入臺北城。」明治28年(1895年)6月7日,由辜顯榮為前導的日本軍隊到達臺北城北門之外,城內老婦人陳法與家眷冒著城內動亂登上北城城牆,放下竹梯供日軍打開城門,進了臺北城。同月17日,日軍在臺灣巡撫衙門舉行「始政式」,象徵日本正式統治臺灣。

日治台北城:

明治28年日本人進入臺北城後,歷經一年多的統治之後於明治30年(1897年)成立的「臺北市區改正計畫委員會」開始展開市區建設計劃,城門洞動線及龐大城牆無法配合現代交通動線規劃,除研議拆除舊有城牆建道路及鐵路外,明治32年(1899年)公告第一次市區改正計畫中,將部份城牆連同城內原有清朝時代城中建築物如文廟(改建北一女中)、武廟(改建司法院大廈)等一起予以拆除。五年後來到明治33年(1900年)臺灣歷史首次正式實施的都市計劃之中,臺灣總督府「臺北城內市區計畫」所進行的市區改正將所有護城河填平,將城垣至護城壕間的空地規劃為公園綠地,原本以增闢九個城門穿透城牆擴大交通道路動線,開始小規模拆除妨礙道路貫通的城牆,西門也就是此時開始被拆除。開始大規模地拆除城牆,約在明治34年(1901年)「第二次市區改正計畫」正式公告前後。拆除城牆工事以及於該計劃中將臺北城的所有城門全面拆除;受到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及台灣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之諫阻,有識之士強力勸阻,而留下了還沒拆除的北、東、南、及小南門。到了明治37年(1904年)底,除了刻意留存的四座城門之外,已將臺北城所有城牆拆除。拆除下的石材則大多運往東門附近,建造臺北刑務所(今日之臺北監獄遺跡)及現台大醫院周邊圍牆。也有一部分成為北署(現在的臺北市警察局大同分局)南側牆壁之建材。明治42年(1909年),在現愛國西路舊城牆現址興建,寬度四十公尺的臺北環城道路「三線路」現代化道路正式完工。三線路為道路仿照歐洲都市規劃範例,於路中設置兩大綠地植行道樹作為分隔島,將路面區分為「三線」中間汽車行駛,兩側行人及馬車故稱三線路。日治開闢三線路沿線營建的西洋式建築景觀,宏偉秀麗,富異國情調,當時曾有「東方小巴黎」之稱。1930年代,台灣興起自由戀愛的風氣,當時台北「三線路」人車稀少,是情侶約會散步的好地方。由作曲鄧雨賢,周添旺作詞心有所感,寫下失戀人的心情,配合哀愁的旋律,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月夜愁》因此廣受歡迎,第一段歌詞中便有以下敘述:「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那未來」,充分表達出在三線路焦急地等待戀人的心情。

歡喜看未來:

3

台北城內在政權更迭上大略來說,清國時代遺留下有洪騰雲三級古蹟「急公好義坊」牌坊和之前的一對石獅子,則是屬於清代的歷史遺物。 這對石獅子,原放置於清朝台北府衙門之前。黃氏節孝坊原本在東門街就是今日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明治三十四年(1901年 ),因為拓建總督府官邸圍牆, 而將黃氏節孝坊遷至今日二二八公園內。火車頭「騰雲號」身上,以鐵鑄字的「騰雲.光緒十三年造」字樣清晰是台灣第一輛火車頭,由劉銘傳所親自命名。其他城內眾多日本統治時期的建築,如總統府司法院臺灣銀行總行、二二八紀念館國立台灣博物館、勸業銀行舊廈.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廈、臺北郵局中山堂、台大醫院舊院區、總督官邸等等承襲日治時代建築物利用。沿舊城牆走一周4.5公里,自北門城門開始走中華路漫步走在高5.4公尺,寬3.6公尺的高大城牆上面,對照現在兩旁建築物景,連想像低唱月夜愁都是台灣歷史的一部份。最近文化局剛修復完成紀州庵在日治台北市的川端町(金門街到廈門街),灣流歷史不應該有失憶,見景思情不斷傳承共鳴,歷史真的不應讓它默默被遺忘。

4